DB41∕T 2695-2024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

ID

DBF600743FE84BF0B900D6261D2DE11B

文件大小(MB)

0.37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 CCS CCS,B 20 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 2695—2024,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7 - 26发布,2024 - 10 - 25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1/T 2695—2024,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 1,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 ...1,5 播前准备 播前准备 播前准备 ...1,6 播种 .. 2,7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3,8 收获 .. 4,9 贮藏 .. 5,10 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 生产记录 ..5,附录 A(资料性) (资料性) (资料性)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药剂使用方法 ..6,DB41/T 2695—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商丘市金土地马铃薯研究所、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河南农业大学、商丘市睢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德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振、陈亚伟、张锐、李付立、任淑芳、毛丹、雒峰、刘堃、史庆玲、王舜、轩青霞、杨威、朱正民、李志敏、王瑞丽、石静、王泳超、陈建辉、梁敏、石聪、李冬冬,DB41/T 2695—2024,1,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 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露地春马铃薯覆膜栽培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和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露地马铃薯春季地膜覆盖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8133 马铃薯种薯,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66 马铃薯等级规则,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NY/T 2789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4.1 产地选择,选择排灌方便、无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宜选择两茬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地块为前茬,4.2 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4.3 土壤,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5 播前准备,5.1 整地施基肥与药剂处理,DB41/T 2695—2024,2,5.1.1 整地,选定的地块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晒垡,耕深25 cm.30 cm ,要均匀一致。播种前精细整理地块,达到细、平、净、上虚下实。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人工造墒,5.1.2 施基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 496的规定进行施肥,中等肥力地块,一般目标产量为3 000 kg时,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 500 kg~3 000 kg或高温消杀处理的畜禽粪1 000 kg~1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100 kg,复合肥料N-P2O5-K2O(15-10-20或15-12-18)75 kg~100 kg。土壤微量元素锌、硼缺乏时宜补施硫酸锌1.2 kg,硼砂1 kg,5.1.3 土壤药剂处理,宜使用辛硫磷或噻虫嗪,施用方法见附录A,5.2 品种选择,选择早熟、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宜河南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 18133的规定,5.3 种薯处理,5.3.1 暖种,马铃薯种薯通过休眠期后,播种前20 d~30 d晾晒并剔除病烂薯块,在温暖、通风的地方暖种。适宜温度为15 ℃~18 ℃,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5.3.2 切块催芽,播种前2 d~3 d进行种薯切块,切刀宜靠近芽眼,每块种薯要有1~2个芽眼,薯块重35 g~45 g。切刀每使用10 min或切到病、烂薯时,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消毒灭菌,切块后,装网袋或装筐后或将其摊在温度17 ℃~18 ℃、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使伤口愈合,不应堆积过厚以防烂种,人工播种催大芽,芽长到0.5 cm~1.5 cm;机械化播种时,种薯芽长不应超过0.5 cm,也可直接进行播种,5.3.3 拌种,生物菌剂拌种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 g + 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5 g~10 g + 水500 mL拌200 kg种薯,6 播种,6.1 播种时间,10 cm地温稳定在7 ℃以上,或者连续5 d~7 d平均地温5 ℃以上时即可播种,6.2 播种深度与密度,DB41/T 2695—2024,3,播种深度10 cm~15 cm;播种密度每亩4 200~5 000株,6.3 播种方式,人工播种:单垄单行,平地开沟,沟深5 c……

……